【投资兴国县】2018年梅窖镇政府工作报告
所属地区:江西-赣州-兴国县
发布日期:2025年07月27日
2018年3月26日在梅窖镇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梅窖镇人民政府镇长温永泉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梅窖镇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2017年工作回顾2017年,在县委、县政府和镇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在镇人大的监督支持下,镇政府团结带领全镇人民,解放思想,创新提效,全力抓好工作落实,迈出了建设“工业重镇、旅游名镇、和谐欣镇”坚实步伐,被评为全县综合绩效考评一类乡镇优秀。脱贫攻坚步履坚实。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统筹抓好发展生产、帮助就业、教育帮扶、兜底保障、移民搬迁、医疗救助等各项工作,2017年预脱贫39户201人,贫困发生率下降至6.47%。按照“五个一”模式,大力发展油茶、花生、脐橙、烟叶、肉牛、生猪、灰鹅、三黄鸡等特色种养业,鼓励7个村“两委”创建、领办产业合作社7个,带动扶贫产业基地23个,联结贫困户268户1236人,户均年增收3000元以上。投资72万元打造了店山、黄沙光伏发电村级集中示范点,联结贫困户20户。店山村和黄沙村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达5万元以上。引导贫困户向中心村集中安置区、圩镇集中安置区及进城进园安置区搬迁,其中进城进园安置9户48人。建成号新制衣厂和南方水泥公司2个扶贫车间,29名贫困劳动力实现年均增收2.3万元,全年帮扶175人就业脱贫。做好社会扶贫网工作,注册爱心人士136人、对接爱心需求189条,推动抓党建促脱贫攻坚落到实处。产业发展转型升级。立足丰富的矿产、旅游等资源优势,积极推动三大产业转型升级。工业实力稳中有升。坚持“工业强镇”战略不动摇,大力发展新型建材产业,不断壮大实体经济,以南方水泥为龙头的一批规模企业持续壮大,去年完成税收3200多万元。积极做好工业企业服务工作,推动企业靠大联强;大力扶持民营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农业产业发展壮大。高标准规划梅窖富硒生态农业产业园,建设60亩富硒水稻基地一个,成功试种富硒大米。完成脐橙新植167.2亩,油茶低改103.1亩、新植24.5亩;种植烟叶700亩,收购烟叶17.3万斤。源源种养专业合作社、金沙湾种养专业合作社、黄岭黑豚鼠养殖基地、兴国县兴达肉兔养殖专业合作社、草源专业种养合作社、一品田园黑土猪养殖基地、地理村三黄鸡养殖基地等初具规模。旅游产业后劲增强。改造升级了三僚景区游步道、阴阳河及房屋立面装修,整治了景区环境,提升了景区品味。三僚被列为江西重点保护传统古村落,全面启动实施了相关项目建设,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经镇村干部的共同努力,三僚4A景区黄牌警告已成功解除。民生福祉持续改善。认真办好民生实事,着力提升群众幸福感和满意度。强化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公办幼儿园投入使用,梅窖中心小学及各村小修缮一新,梅窖中学整体搬迁有序推进。落实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政策,协助贫困户家庭在校中小学寄宿生270人申报寄宿生补助23万多元、大中专生88人申请助学贷款69万多元。对781户贫困户因病住院通过四道保障线进行报销,自付比例控制在10%以内;为24名长期卧病在床失能病人申报每人每年2000元补助。发放低保1439人、380余万元,发放五保金20余万元,发放临时救济4万元,全镇60岁以上老人100%享受老龄补贴,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卡已全部发放到位。扎实开展“平安梅窖”“无毒乡镇”、反邪教等工作,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和信访工作稳步推进,被县委县政府评为全县综治先进乡镇。完善镇、村、组三级矛盾纠纷排查网格化管理,实施领导干部大走访、带案下访和责任到人制,全年排查调处化解各类矛盾纠纷45起。配合做好民生工程送戏下镇和“文化四进”慰问演出活动,群众文化生活更加丰富。镇村面貌焕然一新。整合资金1700多万元实施了154个重大项目。完成黄沙村整村推进和三僚景区公路沿线新农村建设工作;投资400多万元完成泉南高速沿线房屋立面整治12.08万平方米;拆除违章建筑1046平方米、整治“空心房”6.39万平方米,完成改水311户、改厕477户、改电44户,硬化进户道5.36万平方米,修建公共排水沟6017米,完善休闲场所5处950平方米,安装太阳能路灯16盏;聘请农村保洁员81名,投资近50万元新建了一座垃圾热解炉及完善了相关设施;完成危旧土坯房改造69户(含新建保障房19户)。全面完成县级下达污水治理任务,完成圩镇污水管网铺设和污水处理池建设。对道路、河流、村庄等重点区域环境卫生整治实施干部包片划段管理。集中处理农村生活垃圾,节能减排工作全面完成。基础设施的改善,极大的方便了群众生产生活,镇村面貌得到了明显改善。政府建设全面加强。严格执行“三重一大”事项集体决策制度,主动接受镇人大法律监督、社会舆论监督,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实施细则及省、市、县落实意见,全镇“三公”经费、会议总量、各类公文总量均有下降。结合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进一步改作风提效率,践行“马上就办、办就办好”工作作风,坚决杜绝各种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现象,政府作风建设和廉政建设不断加强,群众满意度得到进一步提升。大力推进学习型、法治型、服务型政府建设,认真办理代表议案和建议,全面推行政务公开,不断完善政府工作规程,政府运行更加规范、运行效率显著提高。与此同时,统计、通讯、经营管理、环境保护、水土保持、畜牧兽医、社会保险、民族宗教、民兵预备役、老龄及妇女儿童等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新成绩。各位代表,一年走来,我们没有因任务繁重而裹足不前,没有因成事艰辛而畏难退缩。过程备尝艰辛,成绩来之不易!这是镇党委统揽全局、坚强领导的结果,是镇人大和社会各界监督支持、大力帮助的结果,是全镇上下攻坚克难、苦干实干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镇人民政府,向在座的各位代表,向辛勤工作在各行各业的广大干部群众,向所有关心、支持梅窖发展的各级领导、社会各界人士和离退休老同志,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当前我镇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亟待解决。主要是:产业辐射带动能力还不强;违法用地、违章建筑时有发生;部分偏远村基础设施相对落后,公共服务配套水平不高;扶贫攻坚任务繁重,干部作风还有待加强,等等。这些问题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都必须认真加以解决!各位代表!追昔抚今,感慨万千;瞻望征途,豪情满怀。风雨兼程,既磨炼了作风、升华了境界,更积累了宝贵经验;展望未来,我们更需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始终以“争一流、创一等”的豪情,勇于担当,夙夜在公,推动梅窖各项工作迈上新的台阶,创造新的辉煌。
二、2018年政府主要工作2018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是全县如期实现“脱贫摘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也是梅窖实现跨越发展的重大机遇之年,做好今年的工作意义重大。今年镇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新发展理念和高质量发展要求,认真落实市、县各项工作部署,解放思想、内外兼修、北上南下,凝心聚力打好六大攻坚战,深入推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统筹抓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优生态、防风险各项工作,锻造新时代苏区干部好作风,奋力迈出建设“工业重镇、旅游名镇、和谐欣镇”更加坚实步伐。今年全镇经济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是:财政总收入增长6.5%以上;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以上;各项事业稳步发展,民生保障不断提高,社会保持和谐稳定。围绕以上述目标,要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持续发力推进脱贫攻坚。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当前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来抓,与全省、全市、全县同步开展脱贫攻坚“春季攻势”“夏季整改”“秋冬冲刺”三大行动,聚焦精准发力,下足“绣花”功夫,确保全年脱贫772人。抓牢基础工作。加强基础信息动态管理,确保贫困人口纳入帮扶对象,认真做好精准扶贫“查缺补漏”,对错评、漏评对象据实加以整改,做到公平公正。重点关注安全饮水未落实、仍然居住在危旧土坯房、因贫辍学、健康扶贫盲区等问题,利用有效的政策措施和办法坚决全部解决到位,同时,兼顾做好非贫困村、贫困边缘户脱贫攻坚工作,坚决做到不让一个困难群众在小康路上掉队。抓实产业覆盖。落实“五个一”产业扶贫机制,积极引进各类经营主体,鼓励村“两委”领办创办产业基地。在巩固提升现有肉牛、黑土猪、三黄鸡、豚鼠、灰鹅、烟叶、蔬菜等产业基地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农业产业发展,新建一批农业产业基地和扶贫车间,建立形式多样的产业利益联接机制,切实帮助贫困户增收;加快光伏产业发展,除原有光伏发电的店山、黄沙村外,在其余5个村新建光伏集中发电站5个,实行光伏产业全覆盖。同时因户施策,对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通过自主创业以及基地务工、反租倒包等形式联结参与;对没有劳动能力的兜底保障户,通过土地流转、资金入股、光伏扶贫等形式带动。加快项目推进。加大力度改善基础设施,为群众创造一个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今年,我镇在确保“两不愁三保障”项目的基础上,申报项目120余个,统筹推进水圳、水陂、河堤、供电、通组公路、饮水工程、环境卫生等民生项目,多项基础设施工程全域开花。抓好综合施策。加大贫困户就业援助力度,落实好“雨露计划”政策,拓宽公益性岗位、扶贫车间等就业渠道,实现有就业能力和就业愿望的贫困户劳动力稳定就业。鼓励引导贫困户实现自主创业。加大社会保障等相关政策落实力度,让符合条件的贫困对象真正得到保障,减少因灾、因病、因学、因残致贫人数,推进保障扶贫落到实处。引导深山区、地质灾害频发区以及就地脱贫难度大、成本高的贫困户因地制宜搬迁,着重引导贫困户向水南集中安置点、煤矿安置区搬迁安置。同时,用好道德教育和舆论谴责“两个武器”,树立一批脱贫先进、曝光一批反面典型,激发群众自我奋斗意志和主动脱贫信心;改进工作方法,采用生产奖补、劳务补助、以工代赈等贫困户参与度高的扶贫方式,引导他们通过勤劳致富;继续抓好中国社会扶贫网建设,广泛动员社会力量捐资捐物,形成工作合力。
(二)持续发力壮大产业发展。立足区位、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推动工业、农业、旅游产业同步发展。做强做大工业。坚持“工业强镇”不动摇,全力支持南方建材二期日产4500吨水泥熟料项目建设,确保如期达标达产。以南方建材为龙头,用好县里招商政策和机制,引进上下游企业,带动新型建材产业发展,打造兴国新型建材产业基地。大力实施回乡人员创业规划,建设梅窖农民创业孵化基地,扶持一批发展前景好、能带领群众致富的小微产业。加强企业服务工作,配合做好矛盾纠纷调处,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做优做特农业。加快梅窖富硒生态农业产业园建设,积极申报省级示范园。大力发展红薯、脐橙、生猪、肉牛、三黄鸡、灰鹅、光伏发电等产业,形成“一村一品”格局。重点抓好200亩蔬菜种植基地、300头肉牛养殖基地、10万羽三黄鸡特种养殖基地、3000亩油茶种植基地等项目。做精做美旅游业。进一步优化三僚4A级旅游景区规划,在严格保护三僚传统古村落的基础上,进一步挖掘提升景区景点,丰富文化底蕴,促进风水文化和传统文化的高度融合,提升景区品位。完善景区服务设施配套,积极引导和鼓励旅游相关的餐饮、住宿、文化创意、物流等产业发展。加强景区环境整治,严格景区管理,提高景区服务水平和接待能力,提升景区形象,加快“旅游富镇”步伐。
(三)持续发力实施乡村振兴。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围绕“规划科学布局美、村容整治环境美、创业增收生活美、镇情文明素质美”目标,进一步完善圩镇配套设施,提升镇村品位。抓好圩镇建设管理。深入推进“整洁美丽,和谐宜居”新农村建设,抓好黄沙村和目、寨下、大塘、流胜、坳背、下湾、义联,黄岭村黄岭、联胜等9个建设点。强化集镇和中心村建管,形成布局合理、建设有序的集镇发展新格局。加强农村住房规划管理,坚持“两违”巡查常态化,严厉整治超高超大建房,引导农民规范有序建房,农村建房层数不超过3层,占地面积不超过120平方米,建筑面积不超过350平方米,保持良好的镇村整体规划风貌。严守基本农田保护红线,继续做好“空心房”拆除工作,抓好已立项的405亩土地“增减挂钩”项目建设,节约利用土地资源。抓好环境综合治理。抓好圩镇环境整治,重点整治乱搭乱建、乱摆乱倒行为,完善绿化、亮化、水沟等设施建设,逐步改善居住环境,努力实现圩镇“畅、洁、美”。推进农村清洁工程和垃圾第三方治理,按农村人口3‰标准足额配套保洁员,推行网格化管理,实现保洁全覆盖,全面清除存量生活垃圾。扎实推进“河长制”,立足长效抓整治、抓管理,努力实现“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目标。大力推进乡风文明建设,整治大操大办、薄养厚葬、封建迷信等不良风气,将“三沿六区”可视范围内坟墓全部搬迁到位。推进重点工程建设。积极主动向上争资争项,统筹实施农村公路提质增效工程、通达通畅工程、平安公路工程。加快推进农村公路和通自然村水泥路拓宽升级,提升道路通畅能力。加强对农田灌溉水渠、水陂、防洪河堤等水利设施的建设、修复和维护,加大河道清淤力度,保障灌溉用水和行洪安全。实施镇村电网改造,推进镇村通信网络光纤化,加快4G移动网络和宽带网络建设。
(四)持续发力改善民生福祉。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目标,扎实推进各项民生事业,让群众得到更多实惠。大力发展社会事业。抓好梅窖中学整体搬迁、敬老院升级改造、水南统筹城乡发展示范点等项目建设,确保有序推进。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加快配套建设村级卫生室,方便群众就近就医。推行文化站常态化开放,加快完善“农家书屋+电商”模式,促进村级文化活动实现常态化、效益化。落实再就业优惠政策,支持个人自主创业,加大就业困难人员援助力度,着力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问题。继续完善民生保障。全面落实城乡低保、医疗救助等社会保障政策,确保全镇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全覆盖,力争全年实现新农保参保12678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参保率、参合率达到100%。实行农村低保动态管理,严格执行低保评定程序,努力实现应保尽保。稳妥有序实施全面两孩政策,改革完善计生服务管理水平,依法加大社会抚养费征收力度,促进人口均衡发展。提升社会治理水平。加大社会综治力度,扎实推进综治中心、综治信息化、网格化管理“三项建设”,维护社会稳定。扎实推进应急管理,提高预防和应对突发事件能力,加快镇村专业消防队建设,加强安全生产监管监察执法,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配合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依法打击违法犯罪行为。稳步提高村(居)干部报酬,年内每月人均工资待遇再提高300元左右。
(五)持续发力加强政府建设。不断提高推动科学发展的能力和水平,推进政府工作提速提质提效。推进依法行政。坚持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编制完善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完善“三重一大”民主决策机制,规范政府依法决策程序。自觉接受镇人大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接受社会各界的民主监督和舆论监督,完善政府内部监督。强化政务和信息公开,加强基层政务服务中心建设,健全政府信息发布制度,为群众提供更高效、更便利的政务服务。提高行政效能。建立健全抓工作落实的责任机制,切实改进文风会风,精简会议和文件,对已经明确的目标任务,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抓细抓实抓到位,力争干一件成一件,不达目的不收兵。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坚决整肃庸懒散慢、推诿扯皮、拖延应付等行为,坚决问责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把政府工作人员的本领体现在“会干事”上,把工作目标锁定在“干成事”上,打造一支作风优良、思想解放、善做善成的队伍。坚持廉洁从政。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实施细则精神,严格控制行政经费和“三公”经费支出。深入开展纠风和专项治理,重点整治部分干部存在的“庸、懒、散”和“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行为以及损害群众利益突出问题。强化权力制约和监督,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各位代表,迈向新时代、踏上新征程。面对上级和组织要求、承载全镇群众期待,我们深知梅窖发展慢不得,必须全力加快;我们深感肩上担子沉甸甸,丝毫不敢懈怠。让我们在县委、县政府和镇党委的坚强领导下,紧紧依靠全镇人民,抢抓机遇、勇立潮头,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为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把梅窖建设成为“工业强镇、旅游富镇、和谐欣镇”而不懈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