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招商】小蓝经开区与南昌大学共建国际食品创新研究院 助力江西食品产业升级
所属地区:江西-南昌
发布日期:2025年07月11日
在招商引资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的背景下,南昌小蓝经济技术开发区与南昌大学达成战略合作,共建国际食品创新研究院。此次合作依托南昌大学在食品科学领域的国家级科研平台与小蓝经开区成熟的食品产业链,旨在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全面提升江西省食品产业的核心竞争力。这一举措标志着小蓝经开区在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方面迈出关键一步,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一、强强联合打造食品科研高地
南昌大学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是我国高校食品科学领域唯一的国家重点实验室,长期聚焦食品加工、安全检测、营养健康等前沿技术研究。小蓝经开区作为江西省首个国家级食品产业基地,已聚集煌上煌、达利食品等百余家企业,形成从原料生产到精深加工的完整产业链。双方合作建立的国际食品创新研究院,将重点突破食品智能制造、功能性食品开发等关键技术,填补江西省在高端食品科研领域的空白。
二、构建“产学研用”一体化创新生态
此次合作延续了小蓝经开区引进高端科研平台的战略路径。此前,该区已成功落地中科院苏州纳米所南昌研究院、同济大学南昌智能新能源汽车研究院等四大科研机构,形成“引进一个平台、带动一个产业”的良性循环。国际食品创新研究院将建立“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转化”的全链条机制,例如通过共建中试基地,加速南昌大学在益生菌发酵、稻米深加工等领域的技术成果产业化。据公开资料显示,南昌大学近五年已转化食品相关专利技术47项,创造经济效益超30亿元。
三、赋能区域食品产业转型升级
江西省作为农业大省,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较全国平均水平仍有提升空间。小蓝经开区食品产业虽已形成200亿元规模,但存在产品附加值低、同质化竞争等问题。研究院的建立将直接服务于江中制药、阳光乳业等本土企业,推动传统食品加工向营养健康食品、特医食品等高端领域延伸。南昌市发改委公开文件指出,该项目已被列入江西省“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重点项目,预计带动产业链新增投资50亿元以上。
四、形成可复制的产教融合经验
这种“国家级实验室+产业集聚区”的合作模式,为江西省探索校地合作提供了新范式。参考苏州纳米所南昌研究院的运营经验,国际食品创新研究院将采用“双聘制”引才机制,吸引20名以上学科带头人在赣设立工作站。南昌市科技局官网信息显示,类似合作已促使小蓝经开区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年均增长35%,研发投入强度达3.2%,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8个百分点。未来该模式有望推广至江西省电子信息、航空制造等优势产业领域。
通过这次深度合作,小蓝经开区与南昌大学将共同破解食品产业“卡脖子”技术难题,推动江西省从“粮食大省”向“食品强省”跨越。这一产学研协同创新实践,不仅强化了区域经济发展的科技支撑,也为中部地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重要参考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