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市招商引资

【庐山市招商】2019年华林镇政府工作报告

所属地区:江西-九江-庐山市 发布日期:2025年07月08日
一、2018年工作回顾2018年,在市委、市政府和镇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全镇上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紧紧围绕“农旅融合、强工兴镇、绿色发展、奋起赶超”总体思路,着力兴产业、美家园、淳乡风、善治理、惠民生,团结依靠全镇人民,凝心聚力、攻坚克难、真抓实干,实现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跨越,在全市高质量发展考评中,荣获综合先进单位。
工业经济运行良好。全年完成财税收入1.3亿元;工业总产值完成17.92亿,占目标比137.82%;主营业务收入18.02亿,占目标比144.15%;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39亿,占目标比56.56%,工业三项指标和财政收入完成比均列全市第一。招商引资新引进入园项目4个,其中鑫隆纺织、富祥家居、罗丝美服饰已在综合园区开工生产,罗丝美服饰成功申报规划以上企业。
产业转型有力有序。传统青石板材加工企业全部关停,筑颐、旭日等新型青石工艺品生产企业在市工业园区投资建厂,实现外贸销售收入1000余万美元,引领了青石加工向高端工艺品生产外销的转型升级;结合土地开发、产业扶贫新增油茶种植面积达3000余亩,“兄妹林山茶油”已申请绿色有机农业品牌。
乡村面貌有效改善。完成了44个青石开采矿点关停和256家12万余平方米石材加工厂的拆除;公路沿线拆除铁皮棚、破烂房12000余平方米,穿衣575栋23万余平方,戴帽126栋1.8万多平方;18个自然村实施新农村建设,高标准打造了贾家垅、西边山里示范点;投资700余万元对集镇进行了改造提升,乡村面貌焕然一新。
民生福祉持续增进。完成贫困户危房改造30户、改水改厕177户,脱贫攻坚各项政策措施精准落地,年度脱贫目标全面完成;投资1500余万元的中心小学按期实现整体搬迁,吉山小学教学楼、中学运动场投入使用、中心幼儿园顺利开工;吉山工业园主路、华林村危桥改造、道路拓宽、桃林村公路拓宽等项目基本完成,各项民生事业快速发展。
社会发展和谐稳定。认真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推进政府职能、工作方式和工作作风转变,镇便民服务中心推行延时错时预约服务,进一步提高了政务服务效能和群众办事效率;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实现了镇、村、组宣传全覆盖,社会治安明显好转,各项社会事业和谐健康发展。一年来,我们重点抓了以下工作:
(一)抓项目、兴产业,基础环境不断提升1.项目建设落地有声。开展了“项目见效年”活动,梳理了20个重点项目,实行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个工作组、一张安排时间表、一月一调度的工作机制,扎实推进了重点项目建设。投资700余万元对集镇进行了高标准改造,完成了下水道、强弱电下埋、路面沥青、人行道铺设,立面进行了喷砂,统一了店招,对集镇进了亮化绿化。集镇面貌焕然一新,在全市巡回看变化中,领导给予了高度表扬,也获得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吉山青石园区主干公路、吉山小学教学楼、中学运动场、中心小学搬迁等项目按期完成;投资近3000万元的华林港整治顺利开工;完成土地开发1000余亩,高标准农田改造600余亩;青石转型升级示范基地已完成规划设计。2.产业发展势头良好。找准生态休闲农业乡镇的基本定位,结合产业扶贫项目,加大对农业龙头企业及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扶持力度,重点支持黄垅林场、共同茶叶种植、繁荣村家禽养殖、花桥村芡实种植、虎口冲村油茶种植等农业产业项目,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以筑颐、旭日为代表的青石工艺品加工外贸企业产销两旺,生产的餐盘、杯垫、青石工艺品等远销世界各地,产品还多次参加国内外大型展销会,引领了青石行业加快转型升级。3.经济实力稳步增强。通过招商引资、发展总部经济等措施努力培植财源,经济实力稳步增强。全年新引进4家入园企业,完成规模以上企业1家。引进九江赣鄱实业公司在我镇注册企业,年纳税近2000万元。2018年我镇投入项目建设、环境整治等民生工程各类支出达1700余万元,较去年支出翻番,群众也实实在在地享受到了发展带来的成果。
(二)抓环境、美家园,乡村面貌有效改善1.环境整治卓有成效。全面开展了“环境整治攻坚年”活动。按照“拆、改、清、新、绿”的总体要求,以新农村建设为点,公路沿线、河港为线,由点连线拓面,整个环境面貌变化明显。拆除了高速沿线、蓼温路、温华路、南华路沿线小散乱污企业和铁皮棚等违章建筑,拆除粘土砖厂5家,清理了陈年垃圾、杂草等,全线进行了平整覆土及房屋外墙粉刷,栽种行道树2000余株。关停河港周边养猪场3家、整改11家,拆除岸边乱搭乱建8处;高标准打造了华林中学至集镇路段的景观带和繁荣村景观节点。通过整治环境变得清爽整洁,得到了上级领导和群众的一致认可。2.新村建设强力推进。2018年,实施了18个自然村34个点的新农村建设,拆除空心房135栋,猪牛栏360栋,旱厕321座;改水357户,改厕356户,改路1.5万米,改沟2.9万米,改房176栋,改塘16口;平整场地2.5万余平方,绿化1.7万余平方。高标准打造了贾家垅、西边山里示范点,贾家垅突出茶文化,体现农耕特色,打造过程中就地取材、因地制宜,通过精心打造特色明显,并整合高标准农田建设,着力打造成为生态宜居宜游的秀美乡村。西边山里利用依山傍水优越的自然条件,通过修建特色沿港游步道和生态护坡等,着力打造成为一个原生态自然风光新农村。在全市巡回看变化参观贾家垅新农村建设点后,领导用“新农村建设看华林”、“达到江浙建设水平”等,来评价我镇新农村建设所取得的成效。3.清洁工程常态运转。按照“五有”要求,以“户集、村收、镇转运、市输出处理”为模式,加强保洁员管理,健全长效管理机制,村庄生活垃圾治理机制不断完善,自然村庄保洁设施、保洁员队伍、保洁经费群众筹资和垃圾收集清运等全覆盖,实现了农村清洁工程常态化运转。通过行政村内部每月一评比,全镇每季度一评比的方式,村庄生活垃圾得到有效治理,村庄卫生明显好转,乱堆乱放整治取得初步成效。与此同时,村部周边卫生环境整治稳步推进,全镇八村一场全部进行了村部环境改造。
(三)抓脱贫、惠民生,群众生活日益幸福1.脱贫攻坚全面冲刺。按照“核心是精准,关键在落实”的要求,扎实开展了脱贫攻坚“春季攻势”、“夏季整改”和“秋冬会战”,高质量完成减贫22户91人。全面落实脱贫攻坚十大工程,完成30户贫困户危改造,实现贫困人口无一人住危房。为364名贫困在校生放发教育补助。落实贫困户167户扶贫小额信贷,合计贷款33.4万元。申请扶贫专岗人数54人,申报扶贫车间1个,吸纳贫困户就业5人。以茶叶、油茶和蔬菜种植为主导的10个产业扶贫项目全部实施,落实产业扶贫项目资金100.5万元,实现了产业扶贫全覆盖和贫困户受益分红全覆盖;以修路、改水改厕为主的35个扶贫基础设施项目全面完工,落实项目资金250.25万元。帮助35名贫困户人员办理了残疾证、慢性病证等证件,2018年累计为1588人次贫困人口报销医疗费用380多万元,报销比例90%以上。2.民生保障逐步完善。严格落实《华林镇民生工程和民生资金监管实施办法》,进一步规范了民生资金审核发放程序;注重救灾救济、临时救助等惠民政策与精准扶贫工作相融合,有效保证了各项惠民政策的精准落地,得到了绝大多数群众的拥护和信任。2018年我镇共有农村低保对象835户,保障人口1137人,全年发放保障金350.2万元;发放农村大病救助金84人次34.94万元;分散供养五保对象116人,全年发放五保金48.3万元。新农合参保人数26016人,新农保养老金发放人数3644人。3.各项事业统筹推进。乡风文明成效显著,殡葬改革有序推进。提高计划生育服务水平,及时办结各类服务事项,大力开展优生优育服务。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大力营造宣传氛围,深入摸排问题线索,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投入26万元实施了“雪亮工程”,重要区域、主要路口安装摄像头71个。完善应急管理规范化建设,开展了防汛及防火应急演练,应急救援队伍战斗力显著提升。人武工作成效明显,2018年全镇共有11名青年光荣入伍,其中大学生比例达46%。全镇把安全稳定作为第一民生工程,全年无一起安全生产事故,无一起恶性案件,无一起群体性事件,矛盾纠纷和治安案件大幅度下降。开展了非洲猪瘟防控工作,有效阻止了疫情传入。推进了松材线虫病防治工作,除治疫区5000余亩,处置疫木30000余株。加强森林防火工作,荣获全市森林防火先进单位。各位代表,过去的一年我们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这得益于市委、市政府和镇党委的正确领导,得益于镇人大主席团和各位代表的监督和支持,更得益于全镇广大干部群众的精诚团结和担当实干。在此,我代表镇人民政府向各位代表,并通过你们向全镇人民和所有关心、支持华林经济社会发展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当前我镇经济和社会发展还存在着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经济发展的整体水平还不够高,农业产业化程度低,财政收支矛盾依然突出,基础设施薄弱,农民增收办法不多,少数干部思想观念、工作作风、精神状态与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不相适应等。对此,我们将高度重视,完善举措,努力加以解决。

二、2019年工作安排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冲关之年,也是庐山市“大招商、大建设、大提升、大变化”大干实干之年,做好今年的政府工作,任务艰巨、意义重大、使命光荣。要求我们必须旗帜鲜明讲政治。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始终坚定“四个自信”,时刻把“两个维护”作为最根本的政治要求和工作要求,自觉与中央和上级党委、政府保持高度一致,在镇党委的领导下,保障各项工作沿着正确轨道前进。必须始终站稳人民立场。牢牢把握以人民为中心的政治立场,坚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我们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提升改善民生、增进人民福祉,切实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必须驰而不息转作风。当前,华林镇属于欠发达乡镇的镇情没有根本改变,经济规模小、基础设施薄弱、产业转型压力大等问题仍未从根本改善,建设富裕秀美文明新华林依然任重道远,需要全镇干部进一步强化政治担当、牢记初心使命、切实转变作风、科学把握大势、积极应对各种风险挑战,开创我镇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九江市委十一届七次全会和庐山市一届九次全会精神,积极响应“大干之年”号召,以更高的要求、更大的决心、更实的举措,着力推进产业大转型、项目大建设、环境大提升、民风大改善,持之以恒强产业、美家园、富农民、兴乡村,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为实现“大美庐山、同步小康”作出华林新的更大贡献,以优异成绩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2019年主要预期目标是:各项经济指标增幅保持在庐山市中上游水平,地区生产总值增长9%左右,财政收入增长8%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4%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4%以上,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左右,节能减排完成年度目标任务。为实现上述目标,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尽心尽力求突破,积极探索产业大转型1.坚定不移发展新型工业。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步伐,紧紧抓住青石整治列入全市重点项目的契机,加快推进矿权设置和绿色开采。积极争取有关政策,加快启动青石转型升级示范基地建设,今年计划完成主干道两侧150亩的标准厂房建设,将按照污水不外排、粉尘不外扬、废屑不外倒等要求,达到生态环保标准。年底前完成园区对接蓼温路道路建设。积极鼓励入园石材企业实施技术改造,提高工艺水平和产品附加值,引导企业扩能增效,扶持企业上规模、上档次。2.精准发力现代生态农业。立足“生态农业乡镇”定位,实施现代农业绿色增效、品牌建设、科技推广、主体培育、改革创新“五大示范行动”。结合土地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和产业扶贫,推动土地有序流转,统筹整合涉农资金,大力培育以油茶、菊花、药材和茶叶为主导的优势特色农业产业,联动打造共同、虎口冲、桃林等种植基地,推动“大农业、大旅游”融合发展,做强生态休闲农业。3.立足优势推动观光农业。推进休闲观光和乡村旅游融合发展,依靠毗邻庐山温泉度假区的优势,开发黄垅山美丽乡村自然景观,依托优质生态资源,大力引进农业综合体项目,鼓励引导群众发展农业采摘、农家乐、民宿等休闲旅游项目,打造以生态采摘、旅游观光为特色的休闲观光农业,促进农民增收,实现全域旅游新突破。
(二)千方百计谋发展,全力推进项目大建设1.以招商引项目。继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强化以商招商,计划在清明节期间成立华林镇商会,将本土成功企业家、商人吸纳进商会,充分发挥商会在招商引资和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加强他们的信息互通,掌握投资意向,引导鼓励华林籍在外成功人士回乡创业,落实《鼓励引导返乡创业的实施意见》,努力在青石转型升级示范基地建设和田园综合体项目招商上取得突破。2.以实干推项目。坚持把实干作为推进项目大建设的根本,在全力推进市委、市政府确定的重点项目的同时,重点抓好青石转型升级示范基地建设、三港整治、虎口冲公路改造、老归横公路繁荣段改造、蓼温路环境提升、积极谋划集镇新街开发和农贸市场、停车场等配套设施建设,集中连片实施新农村建设,努力打造一批美丽乡村示范点。3.以服务促项目。认真做好项目跟踪服务工作,出台《2019年全镇重点项目责任分工》文件,将全镇重点项目进行分解,明确责任人,时间任务等,实施挂图作战,全力抓好项目的前期协调、要素保障、开工建设和竣工验收等工作,为推动项目建设提供坚强保障。同时,进一步优化服务,为企业提供“保姆式”服务,着力营造重商安商的氛围。
(三)全力以赴美家园,努力实现环境大提升1.提升集镇功能和品味。结合华林港整治,打造集镇段休闲景观带,建设休闲游步道、绿化景观等,为居民休闲娱乐提供场所。对沿港店面生活污水建设收集管网,建立污水处理终端设施,确保达标排放。谋划集镇农贸市场、停车场、公厕等配套设施,完善集镇功能。计划启动桥北陈家岭沿蓼温路街道建设,拉大集镇框架,解决村庄脏乱差问题。加强集镇管理,制定具体管理办法,明确专人专职负责管理,强化集镇环境卫生日常保洁机制,大力整治集镇乱搭乱建和乱停乱放等行为,打造干净清爽整洁的环境。2.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以新农村建设、“厕所革命”、乡村道建设等为抓手,切实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在推进新农村建设中,注重集中连片式打造,谋划沿三八港、虎口冲港整体打造,将新农村建设与河港整治、道路建设、高标农田建设、特色农业产业相整合,打造集山水、田园、村落于一体的“小桥流水人家”特色风貌。持续推进农村环境整治,重点提升蓼温路环境,打造桃林段节点。完善农村生活垃圾长效处理工作机制,加强保洁员管理,做好卫生费收缴工作,加大清扫清运频率,打造干净整洁的人居生活环境。3.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坚决打击非法偷采盗采青石、瓷土、石英等矿产资源的行为和企业非法偷排现象,加大禁止农作物秸秆焚烧和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宣传力度。认真落实河长制和林长制工作责任,保护好“一汪清水”和“一片森林”。严守耕地红线,保持农民建房管控的高压态势,杜绝一切新增占用基本农田的违建行为。
(四)持之以恒惠民生,全面促进民风大改善1.以增进民生福祉促民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不断增进人民福祉,努力改善人民生活。围绕“两不愁、三保障”,积极落实有关扶贫政策,加大产业扶贫力度,确保高质量完成年度脱贫计划和吉山村整村退出目标。扎实推进城镇困难群众脱贫解困工作,严格落实相关政策。大力发展民生事业,重点抓好中心幼儿园、村组公路改造、城乡一体化供水扩面、高标准农田和公益墓地建设等民生实事。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促进民风转变。2.以强化示范引领带民风。大力推广吴节坝外乡风文明示范点创建模式,发挥村民理事会新农村建设、环境整治、移风易俗以及促进学习交流、化解社会矛盾的积极作用,引导村民自治。试点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站、所),大力发展志愿服务,广泛开展政策宣传、农技报务、健康服务文化服务活动,以殡葬改革为契机大力倡导移风易俗,持续淳化乡风民风。3.以加大社会治理纠民风。发扬群众首创精神,通过探索建立乡贤理事会、华林商会、青石协会、村民理事会等群众自治组织实现社会治理创新,鼓励“两新”组织参与社会管理综合治理。聚焦打击重点、坚持除恶务尽、加强法治宣传,继续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打击黑恶势力背后“保护伞”,切实维护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三、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新思想引领新时代,新时代要有新作为,我们必须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牢记初心使命、强化责任担当,不断提升政府履职能力和水平,扎实推进“五型”政府建设,推动全镇各项工作实现新跨越。
(一)强化理论武装,建忠诚型政府。持之以恒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逐字逐句学、联系实际学、带着问题学、投入实践学,在学懂弄通上下功夫,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坚定理想信念、忠诚履职尽责的思想和行动自觉,进一步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确保上级各项决策部署在华林镇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二)积极探索实践,建创新型政府。深刻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刻把握改革创新的核心要义,牢固树立创新意识,结合我镇实际,制定符合我镇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思维、新路径、新办法,不断增强政府工作的开拓性和创造性,以创新破解产业转型、脱贫攻坚、环境整治、民风改善等发展中面临的难题,加速破解发展瓶颈制约。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打造一批较高层次的产业实用性技术人员和创新创业团队,积极营造全镇良好的创新创业生态。
(三)坚持实干导向,建担当型政府。牢固树立“事事马上办、人人钉钉子、个个敢担当”的精神,“不为不办找理由,只为办好想办法”,切实增强政府执行力。牢固树立抓落实就是抓发展的理念,始终把抓好落实作为根本的政治担当,努力打通各项政策落实的“最后一公里”。坚持公平公正用人导向,建立以“实干立身、凭实绩说话”的选人用人机制,探索建立干部容错纠错机制,严肃整治消极怠政等问题,营造良好的干事创业氛围。
(四)推动转变职能,建服务型政府。把法治理念贯穿政府工作全过程,坚决做到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切实发挥政府在产业转型、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环境整治和民生事业等中心工作的主导作用,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推动政府角色从管理向服务的转变,推进行政服务标准化和集中办理,提高便民中心服务水平,开展节假日和休息时间延时服务,发挥“互联网+政务”作用,打通政策实施和落地的“最后一公里”,使人民群众得到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五)严守纪律规矩,建过硬型政府。始终把纪律规矩挺在前面,依法全面履行行政职能。始终按原则办事、按规矩办事、按制度办事。自觉接受人大、政协和社会各界监督,从群众反映强烈的作风问题入手,深入整治自身存在的“怕慢假庸散”以及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作风问题,严防群众身边的“微腐败”,强化廉政建设,严肃财经纪律,严控“三公经费”,确保每分钱都用于改善提升民生福祉。使命催人奋进,征程任重道远。赶超发展,机不可失;扬帆起航,时不再来!让我们在市委、市政府和镇党委的坚强领导下,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坚定的信心、更加开放的胸怀、更加务实的作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锐意进取、埋头苦干、大干实干,为加快建设富裕秀美文明华林努力奋斗,以优异成绩向新中国70周年献礼!

江西九江庐山市产业园区

江西九江庐山市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江西九江庐山市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招商中心
400-162-2002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免费获取政策汇编

立即获取
img_loading
智能检测中
投资咨询热线
400-162-2002
  • 招商引资政策
  • 工业用地招商
  • 租购厂房仓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