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招商】江西以财政杠杆撬动民生改善 51件实事提升群众获得感
优惠政策
所属地区:江西
发布日期:2025年07月26日
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与民生改善协同并进的进程中,江西省通过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强化招商引资吸纳社会资本,统筹1800亿元资金精准投向就业创业、社会保障等八大领域,系统推进51项民生实事落地。这一举措既体现了公共财政的普惠性,也为区域协调发展注入新动能。
一、构建多元筹资机制保障民生投入
面对地方财力有限的现实约束,江西省财政厅通过“压一般、保重点”的预算管理改革,全省各级政府在2019年压缩5%一般性支出和3%“三公”经费,同步发行地方政府债券、盘活存量资金,形成“财政投入+社会资本”的多元保障体系。数据显示,当年上半年民生支出占比超八成,创历史新高,其中赣州、上饶等革命老区在基础教育、农村危房改造等领域获得重点倾斜。
二、创新动态督导机制加速项目落地
成立省级民生实事专项领导小组,建立“月调度、季通报”机制,对吉安、抚州等进度滞后地区实施定向督导,并将完成情况纳入市县政绩考核。通过预拨转移支付资金、简化审批流程等措施,九江城乡供水一体化、南昌老旧小区加装电梯等工程较原计划提前完成。
三、强化绩效导向提升资金使用效能
推行“30日限时分解”制度,要求转移支付资金下达后一个月内完成市县分配。针对保障房建设、医疗救助等高频民生项目开展第三方绩效评估,景德镇市因残疾人康复服务项目资金使用效率突出获省级奖励。同步开展基层微腐败专项整治,查处多起涉农资金违规案例。
四、聚焦急难愁盼问题实现精准施策
在51件实事中,既有扩大职业技能培训覆盖面的普惠性政策,也有针对鄱阳湖流域受灾群众的专项救助。萍乡市通过“免申即享”模式发放稳岗补贴,新余市建成覆盖城乡的15分钟医保服务圈,宜春市改造农村厕所超十万户,形成差异化民生服务网络。
通过系统性制度设计,江西省将有限财政资源转化为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福祉,其“资金整合+过程管控+效果评估”的闭环管理模式,为同类地区民生工程建设提供了实践样本。后续将持续跟踪项目长效运行机制,确保惠民成果可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