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赣州】2018年赣县区吉埠镇政府工作报告
所属地区:江西-赣州
发布日期:2025年07月16日
2018年4月3日在吉埠镇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赣州市赣县区吉埠镇人民政府镇长钟刚生各位代表、同志们:现在,我代表镇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以审议,并请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2017年工作回顾过去的一年,在区委、区政府和镇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镇人大主席团的监督支持下,全镇上下围绕打造“创业大镇、商贸旺镇、城镇靓镇、旅游活镇、生态美镇、党建强镇”的目标,以脱贫攻坚为引领,凝心聚力、积极作为,加快建设创业、宜居、幸福吉埠,全面完成了镇六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2017年,我镇脱贫攻坚、现代农业、综合治理等多项工作位列全区先进行列。
一、全力推进精准扶贫,脱贫成效更加显著1、夯实了基础工作。组织镇村干部及帮扶工作队开展了精准识别“回头看”活动,对错评、漏评的贫困户再次进行甄别核实,对贫困户档案资料进行再完善。目前,全镇14个村扶贫工作室全部达到了“五个一”要求,贫困户一户一档资料更加完善,“一证两册”填写更加规范,真正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系好了第一颗纽扣,打下了坚实基础。2、用活了扶贫政策。坚持分类施策,用实用活产业扶贫、就业扶贫、搬迁扶贫等政策,切实帮助贫困户增收脱贫。2017年,全镇共发放产业奖补90余万元,通过甜叶菊、脐橙、杨梅等产业带动400多户贫困户增收。建设完工62套农村保障性住房,52户套易地搬迁房,共帮助114户贫困户解决了住房难问题。全面落实健康扶贫“四道保障线”和教育扶贫政策,贫困群众看病难、上学难等问题彻底解决。3、创新了扶贫举措。在全区率先打造了扶贫车间一条街,为7个“十三五”贫困村组建了扶贫车间,带动贫困户就业56人。按照“1234”的工作思路,在枧田村打造了全区一流的“党建+脱贫攻坚”示范点,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在大溪构建了电商+农家书屋的电商扶贫新模式,带动了一大批贫困群众增收致富。在去年的脱贫攻坚迎国检中,大溪村的脱贫成效及举措得到了上级的充分肯定。
二、全力建设秀美乡村,人居环境更加优美1、卫生环境不断好转。投入120余万元,购买了垃圾治理第三方外包服务,运行良好。聘请了92个村级保洁员,添置了勾臂车、挂桶车、垃圾收集车、垃圾桶等一批垃圾集中和清运设施,有效改善了卫生环境。2、村容村貌不断优化。圩镇环境综合治理持续推进,积极开展圩镇环境卫生、街道整治。投资150多万元,对一里大道进行沥青铺设、店招整治、美化靓化,圩镇面貌和管理水平大幅提升。“超高超大建房整治”、“两违”集中整治深入开展,有力遏制了违法用地和违章建筑蔓延势头。全年投资450多万元完成了15个新农村建设点建设,全力推进“8+4”公共服务项目;大力推进农村“空心房”整治,全镇共拆除“空心房”12.4万平方米,有力促进了农村面貌的改善。3、乡风文明不断深入。在全镇各村建立健全了红白理事会制度,发放乡风文明宣传册10000多册,绘制文化墙及公益广告面积3145平方米,开展专题文艺活动22场,“三沿六区”专项整治全面开展,有效制止了乱埋乱葬现象。
三、全力增进民生福祉,社会环境更加和谐1、基础设施明显改善。以公路建设、水利设施建设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明显加快,新吉埠大桥竣工通车,翰林桥至双垇县道顺利完成,古景坝至罗汾桥公路完成路基工程。2、统筹推进社会事业。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扎实推进,中小学办学条件逐步改善。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取得长足发展,群众的健康水平稳步提升,1715人享受低保补助,574人享受长寿老人补贴,294人享受残疾人补贴,新农合参合率达95%,新农保参保率达100%。3、不断加强社会治理。充分发挥综治办、信访办、派出所职能,利用乡镇调处中心和村级管理站,依法最大限度解决群众的合理诉求,全力做好重要敏感时期、节假日的社会稳定工作。常抓安全生产,加强安全隐患排查和整改,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治理工作,全年未发生一起安全生产事故。
四、全力加强政府自身建设,为民服务更加高效1、推进依法行政。坚持民主决策、科学决策,严格落实重大决策听证、风险评估、法律顾问等制度,决策水平不断提升。进一步规范行政执法,政务公开、村务公开不断扩大。2、改进工作作风。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为主线,深入开展转作风提效率争一流活动。严格执行廉政准则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抓好集中整治和查处基层侵害群众利益不正之风和基层腐败问题,干部作风明显好转。3、提升机关效能。细化机关干部管理规定,建立并推动村级组织值班值守等“五个规范”制度落实。健全“六站一中心”管理服务机制,扎实推动村级“一站三制”建设,切实为群众提供精准、便捷、高效服务。与此同时,全镇人才、武装、双拥、工会、妇女儿童、农机、矿管、消防、防震减灾、民族宗教等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新成绩。过去的一年,我们在困难与挑战中携手并肩、奋勇前行,各方面工作都取得了积极成效。成绩来之不易,这是区委、区政府和镇党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全镇广大干部群众共同奋斗和社会各界关心支持的结果。在此,我代表镇人民政府,向各位代表并通过你们向所有关心、支持和参与吉埠经济社会发展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认识到政府工作仍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一是脱贫攻坚任务艰巨,改善民生与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还有较大差距;二是城镇化水平不高,农田水利、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压力较大;三是干部作风建设仍有待加强,服务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对此我们将坚持问题导向,切实采取措施,认真加以解决。2018年工作安排2018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的关键之年,是吉埠镇经济社会发展至关重要之年,做好今年的工作尤为重要。今年全镇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认真落实中央、省市有关会议精神,坚持以脱贫攻坚为统揽,以乡村振兴为契机,统筹推进经济社会改革发展各项事业,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奋力推进建设创业、宜居、幸福吉埠再上新台阶!今年重点办好十件民生实事:①打造“一江两岸”,推进吉埠防洪堤建设,提升圩镇防洪能力;②开工建设磨刀至白枧、樟溪至上堡、大内至合龙等公路,进一步改善群众交通出行条件;③完成吉埠卫生院建节分院建设,加快吉埠、石含、合龙、瑶村、白枧等五个村的卫生计生服务室建设,改善群众医疗卫生条件;④推进吉埠中心小学新校区建设,加快建节小学改造提升,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⑤实施好老吉埠大桥改造工程和双坳公路桥建设,方便群众出行;⑥加快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项目建设,解决吉埠、水南、社建等村群众安全饮水问题;⑦推进吉埠圩镇文体广场建设,丰富群众文体生活;⑧完成古景坝幸福家园易地搬迁安置点建设,进一步巩固安居扶贫成效;⑨实施好14个村的光伏发电项目,壮大村集体经济,助推贫困户早日脱贫;⑩在吉埠、大溪发展1个200亩以上的集中连片大棚蔬菜基地,示范带动,加快农业产业发展步伐。具体来说,重点抓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聚焦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把脱贫攻坚作为首位民生工程和重大政治任务,进一步完善精准扶贫工作机制,举全镇之力,全面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战,确保如期实现2018年全镇739人脱贫和瑶村、社建、白枧3个贫困村退出的目标。1、压实扶贫责任。全面调整和选优配强驻村帮扶力量,对全镇贫困户实行领导包片、单位部门驻村、干部结对帮扶“三个”全覆盖。开展好“大培训”工作,围绕扶贫干部“做什么”“怎么做”,组织工作队、镇村干部进行再培训、再学习,提高扶贫干部的服务水平和业务水平。加大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力度,对扶贫领域失职渎职和违纪问题、作风问题从严查处,用最严格的督查倒逼责任落实。2、夯实基础工作。开展好“大排查”工作,进一步抓好贫困人口精准识别和动态调整,做到内业资料、国办系统信息与实际情况“三个一致”,对贫困户和非贫困户的疑似问题户,建立疑点甄别和佐证机制,确保不错评、不漏评、不错退。进一步规范内业资料,做到“一户一本台账、一户一个脱贫计划、一户一套帮扶措施”。3、落实扶贫政策。全面完成危房改造和安全饮水工程,加快农村公路、薄弱小学改造、村级综合服务平台等基础设施建设。落实好教育资助政策,扎实做好健康扶贫和社会保障兜底工作,确保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参合率、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覆盖率均达到100%。完善创新就业扶贫举措。进一步扩大扶贫车间覆盖面,力争每个村建立1个扶贫车间。完善“五个一”产业扶贫机制,推进产业扶贫全覆盖,加快发展蔬菜、甜叶菊、脐橙等产业。
二、聚焦城乡统筹,增强镇域经济发展后劲1、提升圩镇建设管理水平。进一步完善圩镇规划,科学定位镇村空间布局、产业发展定位、基础设施配套和生态环境建设。启动“一江两岸”建设,积极引导农村人口向圩镇集中,做大圩镇规模,努力使圩镇辐射和带动发展的能力更强、范围更广、作用更大。实施居民素质提升工程,增强居民参与意识,积极引导圩镇居民共同参与圩镇建设和管理。强化规划执行,以“零容忍”的态度打击违法违章建筑,强化日常巡查,严格执法执纪,杜绝违章建设增量。2、全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引导每个村结合自身实际发展1-2个具有一定规模的特色产业,并组建合作社或引入龙头企业引领带动产业良性发展。围绕蔬菜、甜叶菊、脐橙、贡芋、杨梅等农业特色产业,打造一批产业特色村,扶持一批种养大户。推广特色农产品与“互联网+”、“物联网+”结合销售模式,打造好一批具有吉埠特色的农产品品牌在线上销售。3、优化美化乡村环境。按照美丽乡村建设要求,科学、合理做好村庄规划,继续推进“空心房”整治和旧宅基地复垦,坚决打击农村超高超大建房。牢固树立“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扎实开展污染源普查和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专项行动。深入推进“河长制”,继续抓好违章建筑、侵占河流水域及岸线、非法采砂石等专项整治,着力改变农村脏乱差的局面,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4、加快乡风文明建设。抓好村规民约建设,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文明风尚,着力破除铺张浪费、婚丧大操大办等陈规陋习。加大“三沿六区”乱埋乱葬整治力度,加快完成水南公墓区建设。丰富农村文化生活,切实打造新时代乡村文明新风。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通过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积极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脑入心,推动形成乡风文明、家风良好、民风淳朴。
三、聚焦民生福祉,倾力改善民计民生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统筹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提升保障水平,强化社会综合治理,让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触手可及。1、大力发展社会事业。扎实办好民生实事,不折不扣落实各项惠农政策。严控政策外多孩生育,不断提高计生管理服务水平。加大就业创业培训、扶持力度,促进充分稳定就业。2、全面提升保障水平。严格落实最低生活保障、养老、医疗救助以及农村五保供养等制度,加大对特困群众、弱势群体的社会救济和救助力度,推行“一站式”即时结算服务。抓好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社会保险和新农合扩面征缴,确保参保率和参合率达到96%以上。3、切实抓好和谐平安建设工作。落实好中央关于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要求,对农村黑恶势力重拳出击、集中整治。持续推进“三见面”活动,加大矛盾纠纷调解力度,加强信访积案化解。坚持“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制度,做好安全生产的日常监管、隐患排查、整顿整改工作,提升安全监管能力。与此同时,进一步加强全民国防教育,增强国防意识,提高人民武装、民兵预备役工作水平;扎实做好人事、编制、审计、监察、统计、档案、电信、移动、邮政、广播电视、防汛减灾、森林防火等工作;全面贯彻党的统战、民族宗教、外事侨务政策;大力支持工会、共青团、工商联、妇联、残联等人民团体积极参与社会管理,发挥更大作用。
四、聚焦依法行政,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新的目标任务对政府工作和自身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我们必须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增强政府的凝聚力、公信力和执行力,切实打造服务型政府。1、全心全意,为民理政。把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政府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求教于群众,问计于基层,到一线化解矛盾,到现场推进工作。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财力优先向民生集中、政策优先向民生倾斜、服务优先向民生覆盖,认真做好一批民生实事,让发展成果更多地惠及广大人民群众。2、从严从实,依法行政。加强政府法制建设,继续推行政府法律顾问制度。主动接受人大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自觉接受司法监督、舆论监督和社会监督,营造依法办事的法治环境和守信践诺的社会风尚。3、立说立行,高效施政。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以作风转变推动工作落实。强化责任担当,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朝气、善闯敢拼的锐气。加大对敷衍塞责、效率低下、弄虚作假等行为的督查问责力度,着力解决推诿扯皮、办事拖拉等问题,努力在全镇上下营造干事创业、求真务实的政治生态。4、慎独慎微,廉洁从政。坚决执行“八项规定”精神和省市区有关规定,坚定不移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工作。坚持勤俭节约,促进资金节约、合理、高效使用。严格预算管理,确保“三公”经费只减不增。加大整治群众身边腐败问题力度,保持正风反腐的高压态势。各位代表!蓝图已经绘就,号角已经吹响,让我们在区委、区政府和镇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团结一心,勇于担当,奋勇争先,撸起袖子加油干,为加快吉埠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社会稳定和谐,为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
一、全力推进精准扶贫,脱贫成效更加显著1、夯实了基础工作。组织镇村干部及帮扶工作队开展了精准识别“回头看”活动,对错评、漏评的贫困户再次进行甄别核实,对贫困户档案资料进行再完善。目前,全镇14个村扶贫工作室全部达到了“五个一”要求,贫困户一户一档资料更加完善,“一证两册”填写更加规范,真正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系好了第一颗纽扣,打下了坚实基础。2、用活了扶贫政策。坚持分类施策,用实用活产业扶贫、就业扶贫、搬迁扶贫等政策,切实帮助贫困户增收脱贫。2017年,全镇共发放产业奖补90余万元,通过甜叶菊、脐橙、杨梅等产业带动400多户贫困户增收。建设完工62套农村保障性住房,52户套易地搬迁房,共帮助114户贫困户解决了住房难问题。全面落实健康扶贫“四道保障线”和教育扶贫政策,贫困群众看病难、上学难等问题彻底解决。3、创新了扶贫举措。在全区率先打造了扶贫车间一条街,为7个“十三五”贫困村组建了扶贫车间,带动贫困户就业56人。按照“1234”的工作思路,在枧田村打造了全区一流的“党建+脱贫攻坚”示范点,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在大溪构建了电商+农家书屋的电商扶贫新模式,带动了一大批贫困群众增收致富。在去年的脱贫攻坚迎国检中,大溪村的脱贫成效及举措得到了上级的充分肯定。
二、全力建设秀美乡村,人居环境更加优美1、卫生环境不断好转。投入120余万元,购买了垃圾治理第三方外包服务,运行良好。聘请了92个村级保洁员,添置了勾臂车、挂桶车、垃圾收集车、垃圾桶等一批垃圾集中和清运设施,有效改善了卫生环境。2、村容村貌不断优化。圩镇环境综合治理持续推进,积极开展圩镇环境卫生、街道整治。投资150多万元,对一里大道进行沥青铺设、店招整治、美化靓化,圩镇面貌和管理水平大幅提升。“超高超大建房整治”、“两违”集中整治深入开展,有力遏制了违法用地和违章建筑蔓延势头。全年投资450多万元完成了15个新农村建设点建设,全力推进“8+4”公共服务项目;大力推进农村“空心房”整治,全镇共拆除“空心房”12.4万平方米,有力促进了农村面貌的改善。3、乡风文明不断深入。在全镇各村建立健全了红白理事会制度,发放乡风文明宣传册10000多册,绘制文化墙及公益广告面积3145平方米,开展专题文艺活动22场,“三沿六区”专项整治全面开展,有效制止了乱埋乱葬现象。
三、全力增进民生福祉,社会环境更加和谐1、基础设施明显改善。以公路建设、水利设施建设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明显加快,新吉埠大桥竣工通车,翰林桥至双垇县道顺利完成,古景坝至罗汾桥公路完成路基工程。2、统筹推进社会事业。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扎实推进,中小学办学条件逐步改善。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取得长足发展,群众的健康水平稳步提升,1715人享受低保补助,574人享受长寿老人补贴,294人享受残疾人补贴,新农合参合率达95%,新农保参保率达100%。3、不断加强社会治理。充分发挥综治办、信访办、派出所职能,利用乡镇调处中心和村级管理站,依法最大限度解决群众的合理诉求,全力做好重要敏感时期、节假日的社会稳定工作。常抓安全生产,加强安全隐患排查和整改,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治理工作,全年未发生一起安全生产事故。
四、全力加强政府自身建设,为民服务更加高效1、推进依法行政。坚持民主决策、科学决策,严格落实重大决策听证、风险评估、法律顾问等制度,决策水平不断提升。进一步规范行政执法,政务公开、村务公开不断扩大。2、改进工作作风。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为主线,深入开展转作风提效率争一流活动。严格执行廉政准则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抓好集中整治和查处基层侵害群众利益不正之风和基层腐败问题,干部作风明显好转。3、提升机关效能。细化机关干部管理规定,建立并推动村级组织值班值守等“五个规范”制度落实。健全“六站一中心”管理服务机制,扎实推动村级“一站三制”建设,切实为群众提供精准、便捷、高效服务。与此同时,全镇人才、武装、双拥、工会、妇女儿童、农机、矿管、消防、防震减灾、民族宗教等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新成绩。过去的一年,我们在困难与挑战中携手并肩、奋勇前行,各方面工作都取得了积极成效。成绩来之不易,这是区委、区政府和镇党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全镇广大干部群众共同奋斗和社会各界关心支持的结果。在此,我代表镇人民政府,向各位代表并通过你们向所有关心、支持和参与吉埠经济社会发展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认识到政府工作仍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一是脱贫攻坚任务艰巨,改善民生与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还有较大差距;二是城镇化水平不高,农田水利、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压力较大;三是干部作风建设仍有待加强,服务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对此我们将坚持问题导向,切实采取措施,认真加以解决。2018年工作安排2018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的关键之年,是吉埠镇经济社会发展至关重要之年,做好今年的工作尤为重要。今年全镇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认真落实中央、省市有关会议精神,坚持以脱贫攻坚为统揽,以乡村振兴为契机,统筹推进经济社会改革发展各项事业,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奋力推进建设创业、宜居、幸福吉埠再上新台阶!今年重点办好十件民生实事:①打造“一江两岸”,推进吉埠防洪堤建设,提升圩镇防洪能力;②开工建设磨刀至白枧、樟溪至上堡、大内至合龙等公路,进一步改善群众交通出行条件;③完成吉埠卫生院建节分院建设,加快吉埠、石含、合龙、瑶村、白枧等五个村的卫生计生服务室建设,改善群众医疗卫生条件;④推进吉埠中心小学新校区建设,加快建节小学改造提升,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⑤实施好老吉埠大桥改造工程和双坳公路桥建设,方便群众出行;⑥加快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项目建设,解决吉埠、水南、社建等村群众安全饮水问题;⑦推进吉埠圩镇文体广场建设,丰富群众文体生活;⑧完成古景坝幸福家园易地搬迁安置点建设,进一步巩固安居扶贫成效;⑨实施好14个村的光伏发电项目,壮大村集体经济,助推贫困户早日脱贫;⑩在吉埠、大溪发展1个200亩以上的集中连片大棚蔬菜基地,示范带动,加快农业产业发展步伐。具体来说,重点抓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聚焦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把脱贫攻坚作为首位民生工程和重大政治任务,进一步完善精准扶贫工作机制,举全镇之力,全面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战,确保如期实现2018年全镇739人脱贫和瑶村、社建、白枧3个贫困村退出的目标。1、压实扶贫责任。全面调整和选优配强驻村帮扶力量,对全镇贫困户实行领导包片、单位部门驻村、干部结对帮扶“三个”全覆盖。开展好“大培训”工作,围绕扶贫干部“做什么”“怎么做”,组织工作队、镇村干部进行再培训、再学习,提高扶贫干部的服务水平和业务水平。加大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力度,对扶贫领域失职渎职和违纪问题、作风问题从严查处,用最严格的督查倒逼责任落实。2、夯实基础工作。开展好“大排查”工作,进一步抓好贫困人口精准识别和动态调整,做到内业资料、国办系统信息与实际情况“三个一致”,对贫困户和非贫困户的疑似问题户,建立疑点甄别和佐证机制,确保不错评、不漏评、不错退。进一步规范内业资料,做到“一户一本台账、一户一个脱贫计划、一户一套帮扶措施”。3、落实扶贫政策。全面完成危房改造和安全饮水工程,加快农村公路、薄弱小学改造、村级综合服务平台等基础设施建设。落实好教育资助政策,扎实做好健康扶贫和社会保障兜底工作,确保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参合率、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覆盖率均达到100%。完善创新就业扶贫举措。进一步扩大扶贫车间覆盖面,力争每个村建立1个扶贫车间。完善“五个一”产业扶贫机制,推进产业扶贫全覆盖,加快发展蔬菜、甜叶菊、脐橙等产业。
二、聚焦城乡统筹,增强镇域经济发展后劲1、提升圩镇建设管理水平。进一步完善圩镇规划,科学定位镇村空间布局、产业发展定位、基础设施配套和生态环境建设。启动“一江两岸”建设,积极引导农村人口向圩镇集中,做大圩镇规模,努力使圩镇辐射和带动发展的能力更强、范围更广、作用更大。实施居民素质提升工程,增强居民参与意识,积极引导圩镇居民共同参与圩镇建设和管理。强化规划执行,以“零容忍”的态度打击违法违章建筑,强化日常巡查,严格执法执纪,杜绝违章建设增量。2、全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引导每个村结合自身实际发展1-2个具有一定规模的特色产业,并组建合作社或引入龙头企业引领带动产业良性发展。围绕蔬菜、甜叶菊、脐橙、贡芋、杨梅等农业特色产业,打造一批产业特色村,扶持一批种养大户。推广特色农产品与“互联网+”、“物联网+”结合销售模式,打造好一批具有吉埠特色的农产品品牌在线上销售。3、优化美化乡村环境。按照美丽乡村建设要求,科学、合理做好村庄规划,继续推进“空心房”整治和旧宅基地复垦,坚决打击农村超高超大建房。牢固树立“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扎实开展污染源普查和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专项行动。深入推进“河长制”,继续抓好违章建筑、侵占河流水域及岸线、非法采砂石等专项整治,着力改变农村脏乱差的局面,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4、加快乡风文明建设。抓好村规民约建设,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文明风尚,着力破除铺张浪费、婚丧大操大办等陈规陋习。加大“三沿六区”乱埋乱葬整治力度,加快完成水南公墓区建设。丰富农村文化生活,切实打造新时代乡村文明新风。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通过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积极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脑入心,推动形成乡风文明、家风良好、民风淳朴。
三、聚焦民生福祉,倾力改善民计民生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统筹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提升保障水平,强化社会综合治理,让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触手可及。1、大力发展社会事业。扎实办好民生实事,不折不扣落实各项惠农政策。严控政策外多孩生育,不断提高计生管理服务水平。加大就业创业培训、扶持力度,促进充分稳定就业。2、全面提升保障水平。严格落实最低生活保障、养老、医疗救助以及农村五保供养等制度,加大对特困群众、弱势群体的社会救济和救助力度,推行“一站式”即时结算服务。抓好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社会保险和新农合扩面征缴,确保参保率和参合率达到96%以上。3、切实抓好和谐平安建设工作。落实好中央关于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要求,对农村黑恶势力重拳出击、集中整治。持续推进“三见面”活动,加大矛盾纠纷调解力度,加强信访积案化解。坚持“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制度,做好安全生产的日常监管、隐患排查、整顿整改工作,提升安全监管能力。与此同时,进一步加强全民国防教育,增强国防意识,提高人民武装、民兵预备役工作水平;扎实做好人事、编制、审计、监察、统计、档案、电信、移动、邮政、广播电视、防汛减灾、森林防火等工作;全面贯彻党的统战、民族宗教、外事侨务政策;大力支持工会、共青团、工商联、妇联、残联等人民团体积极参与社会管理,发挥更大作用。
四、聚焦依法行政,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新的目标任务对政府工作和自身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我们必须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增强政府的凝聚力、公信力和执行力,切实打造服务型政府。1、全心全意,为民理政。把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政府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求教于群众,问计于基层,到一线化解矛盾,到现场推进工作。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财力优先向民生集中、政策优先向民生倾斜、服务优先向民生覆盖,认真做好一批民生实事,让发展成果更多地惠及广大人民群众。2、从严从实,依法行政。加强政府法制建设,继续推行政府法律顾问制度。主动接受人大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自觉接受司法监督、舆论监督和社会监督,营造依法办事的法治环境和守信践诺的社会风尚。3、立说立行,高效施政。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以作风转变推动工作落实。强化责任担当,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朝气、善闯敢拼的锐气。加大对敷衍塞责、效率低下、弄虚作假等行为的督查问责力度,着力解决推诿扯皮、办事拖拉等问题,努力在全镇上下营造干事创业、求真务实的政治生态。4、慎独慎微,廉洁从政。坚决执行“八项规定”精神和省市区有关规定,坚定不移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工作。坚持勤俭节约,促进资金节约、合理、高效使用。严格预算管理,确保“三公”经费只减不增。加大整治群众身边腐败问题力度,保持正风反腐的高压态势。各位代表!蓝图已经绘就,号角已经吹响,让我们在区委、区政府和镇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团结一心,勇于担当,奋勇争先,撸起袖子加油干,为加快吉埠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社会稳定和谐,为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
江西赣州招商项目
更多项目
南昌赣州入选国家级医养结合试点 探索健康养老新路径
2025-09-08
赣州经开区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加速崛起
2025-09-06
赣州经开区打造高端钛产业集群 海绵钛项目引资本关注
2025-09-04
赣州综合保税区通过国家验收 助力区域开放型经济发展
2025-09-04
南昌赣州等地7项目斩获鲁班奖 彰显建筑行业高质量发展实力
2025-09-04
【投资赣州】2014年赣州市政府工作报告
2025-09-02
【投资赣州】2014年赣州市宁都县政府工作报告
2025-08-30
赣州竹产业链升级助力生态富民与招商引资
2025-08-29
南昌赣州等地共商新能源汽车产业升级路径
2025-08-29
赣县总工会精准培育特色产业助中坑村振兴
2025-08-29
崇义生态产业招商推介会暨深赣合作机遇分享
2025-08-27
赣州经开区打造全球高端钨材料精深加工基地
2025-08-27
江西赣州产业园区
江西赣州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江西赣州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立即获取